又译事究竟、到彼岸、度无极,简译为度;音译波罗蜜、波罗蜜多、播罗弭多;梵汉并译六波罗蜜(多)。度即渡之意。谓菩萨乘此六度船筏之法,既能自度,又能度一切众生,从生死大海之此岸,度到涅槃113究竟之彼岸。为大乘佛教的中心教义。1、施度(檀波罗蜜或檀那波罗蜜):总有财施、法施和无畏施三种114。谓菩萨由修布施,能对治悭吝贪爱烦恼,给与众生利乐。2、戒度(尸波罗蜜或尸罗波罗蜜):包括出家、在家、大乘、小乘一切戒法和善法,谓菩萨由修一切戒法和善法,能断身口意一切恶业。3、忍度(羼提波罗蜜):谓菩萨由修忍度,能忍受一切众生骂辱、击打及外界一切寒热饥渴等,即能断除嗔恚烦恼。4、精进度(毗梨耶波罗蜜):谓菩萨精励身心,精修一切大行115,能对治懈怠,成就一切善法。5、禅度(禅度波罗蜜或禅那波罗蜜):止观116双运名禅,亦名静虑、三昧、三摩地、定。谓思维真理,定止散乱,心一境性,调伏眼耳等诸根,会趣寂静妙境。有四禅、八定及一切三昧等。6、慧度(般若波罗蜜):谓通达诸法体性本空之智,及断除烦恼证得真性之慧,能对治愚痴无知(无明)。
(一)布施
我们有些什么病?第一是贪病,贪悭 ,这是病根,可以说无量无边的烦恼业障、生死轮回,都与它有关。所以菩萨修学是从根本入手,得用个方法来对治它。‘贪’是贪求,凡夫欲望没有止境,对于世间名闻利养、五欲117六尘118贪而无厌。悭吝与贪可以说是同类的,已经得到的不能放下,叫做‘悭’ 什么叫做迷?什么叫做悟?所谓迷,不知道贪悭是病,认为是应该的,是一桩好事情,这就是迷惑。觉悟了,知道它是病根,它给我们带来无尽的苦难,如果真正从心地里面把悭贪拔除,就会离苦得乐。无量的烦恼可以归纳为一百零八类,百八烦恼;《百法明门论》再归纳为二十六种,二十六种再归纳就是六个根本烦恼119。六个如果你还嫌多,还可以归纳为贪嗔痴三毒烦恼。因为有这三毒,心里头有毒素,果报就是生死轮回。三毒烦恼,哪一个最严重?就是悭贪。所以菩萨行法把布施列在第一条,布施是对付悭贪的。
佛陀教人财布施、法布施、无畏布施,能够以清净心、真诚心,一切众生、社会、人民,而不求回报,这是布施。虽然不求回报,但自然会有善报。
(二)持戒
持戒对治恶业120 。恶业的果报在三恶道121。我们不想得三恶道的果报,一定要把恶业断除;不造恶业,当然就不堕恶道。除恶业用什么方法?持戒。持是保持不失,戒是戒律;戒律是善业,是恶业的反面。戒律也归纳为三大类:第一、律仪戒:律,有条文规定,像法律一样,譬如五戒、十戒、菩萨戒、比丘戒,都有条文;仪是讲威仪122、仪态。戒律里面关于威仪的地方非常之多,威仪就是小节;连小节都不犯,这叫不犯威仪。也就是说,礼节、戒律在生活中都要遵守。第二、善法戒:一切善法,对自己身心有利益的,可以增长善根的,虽然戒律里没有,我们要遵守,也算是持戒。
第三、益众戒:对于众生有好处,是利益众生的,菩萨也应该舍己为人;这是属于菩萨戒,菩萨能够牺牲自己、成就别人。持戒的功德是清凉、解脱。能持戒的人,心地清凉、烦恼少。解脱是自在,戒律清净,就得自在。由此可知,戒律不是约束人,而是真正教我们得到自由自在,把我们一切无明123、烦恼除掉。(三)忍辱
忍辱对治嗔恚。嗔恚:这是非常重的一种烦恼,果报也非常可怕,悭贪是饿鬼道的业因,嗔恚是地狱道的业因。佛法常讲‘火烧功德林’ ,这个火就是嗔恚之火,功德指定慧,一发脾气,定没有了,慧也没有了,定慧都烧掉了。功德能断烦恼、能破无明,如果嗔心不断,我们烦恼、无明一定会增长。为了要拔除这个病根,菩萨修忍辱波罗蜜。六度里面只讲忍,辱是翻译经典的大德加上去的。中国人很有耐心,能忍;可是有一桩事情不能忍,‘辱’不能忍。所谓‘士可杀,而不可辱’ ,杀头可以忍,没有关系,侮辱不能忍。中国人自古以来把辱看得很重,译经的祖师大德认为辱都能忍,还有什么不能忍?忍加上辱,这是专门对中国人说;能忍辱,那就无有一法不能忍。忍要有智慧,通达空性而忍,而不是强忍。忍辱,不把需要忍受的放在心里,忍辱波罗蜜就广大而无有边际,都把它化成智慧,都把它变成禅定。
忍辱,分为三大类:
第一、人害:别人想尽方法障碍你、伤害你,你要能忍。但不是强忍,一定要明了这里面的道理。那个人为什么障碍我、伤害我?他为什么不障碍别人、伤害别人?佛门常说:‘一饮一啄,莫非前定。’ 他伤害我是自己的果报,果之前一定有因,一定是自己以前伤害过他;如果真正觉悟到这样,我们可以做还债想,生欢喜心,这一笔债务还了,再也没事了。菩萨在世间是个觉悟的人,菩萨会不会受到伤害?会。躲不躲避?不躲避,他知道这个债一定要还,躲不过的。凡人迷惑颠倒,于是冤冤相报没完没了;觉悟的人,样样事情都给你了断,绝对没有报复的念头,只以慈悲与智慧待人,广结善缘。你善待别人,别人才会善待你;害人就是害己。
第二、世苦 :世间的苦难要能忍受。饥寒之苦,物质环境上缺乏之苦,都要能忍受。这也是属于自己的业力,譬如财物缺乏,过去生中没有修财布施,今天得的果报样样缺乏,是因果相应,我今天受这个贫穷也是应该的;看到别人富足,应当明了,前生修财布施,他得财富,他今天享受是应该的。觉悟的人不怨天不尤人,晓得因果相应。如果想改善自己的环境,就修因,不必去羡慕别人。我们要想得财用,多多修财布施,财用决定不缺乏。
第三、修法:佛法的修学要能忍耐。佛法的修学要无量124劫的时间才能成就,你要有耐心,没有耐心就不能成就。所以我们修学要有耐心、要有恒心,锲而不舍才能有成就。大多数的人退堕,都是因为没有耐心。古人亲近一个老师,至少都在十年以上。《高僧传》里,亲近一个善知识二十年、三十年的很多。师友具足,同学互相切磋,老师指路,才能成就。像江味农125居士、周止庵居士,一生在一部经上用四十年的时间,所以人家的成就不是偶然得来的。任何人有这样的毅力、耐心,都会有成就。古人说得好:天下无难事,只怕有心人。有耐心、有忍辱的心,就会成就。
忍辱的功德:
第一、不失:布施是能修功德,忍辱是能保持功德,不会让它失掉。
第二、成就:保持就能成就,世出世间126法都能成就。俗话说:‘小不忍则乱大谋。’世出世间法的成就都要靠耐心,要能够忍耐,无论做什么事情,不要冲动,要沉住气,循序渐进,才能成就。现代人急躁,什么事都要快速,弊病很多。(未完待续)
摘自:《居士学佛100问》(作者不详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