楞伽经讲什么
楞伽经讲什么
放生杀生现报录 破戒果报故事 因果故事 五福的意义 种善因得善果
主页/ 其他因果故事/ 文章正文

言语的启示

导读:言语的启示人——可以说是唯一具有优越丰富语言沟通能力的动物,但也可能是唯一会因言语而肇祸的动物。  语言是中性的,至于会让语言成为善、恶、好、坏的负面或正面,那全是因为人的“心灵”使然!  我们的言语,只是我们内在心灵某种意念的外在化。外在的言语,就是我们内心某种意念的反射!  所以,我们要表达善意的语言的话,首要义务,就要从净化自己的心灵开始。有净...

  言语的启示

  人——可以说是唯一具有优越丰富语言沟通能力的动物,但也可能是唯一会因言语而肇祸的动物。

  语言是中性的,至于会让语言成为善、恶、好、坏的负面或正面,那全是因为人的“心灵”使然!

  我们的言语,只是我们内在心灵某种意念的外在化。外在的言语,就是我们内心某种意念的反射!

  所以,我们要表达善意的语言的话,首要义务,就要从净化自己的心灵开始。有净化的心灵,就会有净化的意念。有净化的意念,才能说出善良、美好的语言。

  好坏、善恶的语言都是由人的嘴巴说出来的。

  至于我们,要选择用什么样的语言来说话呢?

  言语是意念的反射

  只要是人,只要是一个有正常说话能力的人,每天都要说出许多的话语,而在这许多说出的话语中,总有一些说出的话语,足以令别人怨恨,而令自己悔恨。

  一个人所说的话,可以说,大多是他内心某种情绪、某种态度或某种人生观、价值观的反应。因此可以说,我们的“言语”,就是我们内在某种“意念”的“外在化”,外在的言语,就是我们内心某种“意念”的反射。

  如果说,脸相是一个人内心的“镜子”,反映着我们内在的素质,那么,言语就是一个人内心的“信使”,传达着我们内在的意念!

  而常常有许多人,因内在净化程度的不够,内心总被嫉妒、傲慢、偏见、瞋恨等负面的情绪所充满,因而常常说出一些无建设性的负面言语。

  而在这些负面的言语当中,最常被我们所忽视,但是也最不该被我们所忽视的,就是那些轻视、嘲笑、中伤、挑拨、毁谤的言语。

  这些负面的言语,就象是支双向发射的毒箭,一经说出,一端虽射向别人,但另一端也指向了自己。这些负面的情绪语言,虽然暂时、短暂的畅快了一己狭隘的心灵,但最终伤害的还是自己的性灵,和被自己所伤害的无辜可怜的人们。

\

  而这些“轻视、嘲笑、中伤、挑拨、毁谤”的恶质性言语,其所形成的伤害力,最终还是回到了自己的身上来!

  堕落为猿猴的比丘

  曾经,在佛经上有个故事,说在久远以前,有一位年轻的比丘,因为曾经恶意的嘲笑另一位年老的比丘,说他跳过小溪的姿势有如猿猴一般。结果,造了如此恶意的口业后,等因缘聚会,在五百世后,这位年轻的比丘终于也堕落为一只猿猴。

  曾经嘲笑别人象只猿猴,想不到自己也成为了被自己所嘲笑的对象,这个故事所显示的,不止是一种讽刺,更是一种悲哀,深沉的悲哀。

  难怪有句话说得好:“菩萨畏因,众生畏果。”菩萨(或一个有智慧的人)因深知因果的可怕和丝毫不爽,所以谨言慎行,战战兢兢,深怕自己堕入因果恶性的泥淖中。而一般众生,因对因果的愚昧无知,不知慎因,等造了恶因,受了恶果,才来反悔莫及!

  大体说来,这个嘲笑别人为猿猴,自己堕落为猿猴的故事,极符合因果律的“公正性”。如是因,如是果,有怎样的因,就会产生怎样的果。甲造的因,由甲自己承受结果,不会落到乙身上。甲乙两人的因果关系,由甲乙两人承受,不会变成甲丙的因果关系。

  因果律是如此地准确而严密,不会有任何的谬误和疏失,也不会因为时间久远而失去效力,更不会因为空间的转移而有所遗漏,就如同一首偈子所说的:

  假使百千劫,所作业不亡;

  因缘会遇时,果报还自受。

  因此,虽然在经过了五百世那么长远的时间,但当“因缘会遇时”,看似轻微的嘲笑果报,最终还是报到自己身上来,让自己堕落为猿猴之身。

  这个故事,也极其符合因果律的另一项重要的法则,那就是因果律的回向性:“你常怎么做,你就会如你所做的那样。”

  也可以将之延伸为:“你常怎么说,你就会如你所说的那样。”因此,根据这个佛陀所说的故事,我们也可以说,如果“你常嘲笑别人成什么,你就会成为你所嘲笑的那样。”

  虽然,因果律,可以几个大原则来解释,但因果现象,毕竟是极其错综复杂,绝对不是可以用单因单果来含摄的。

  因为以这个故事来说,这位年轻的比丘,当然不太可能只因为单纯的一次嘲笑,就得到了堕落为猿猴的报应,因为,由他恶意嘲笑别人的姿势象猿猴这一行为看来,我们可以说,在他的人格特质里,早就存有嘲笑轻视别人的倾向,而他当然的,也习惯性的常常这么做。

  我们甚至可以想象,一个有这种内在倾向或特质的人,当在嘲笑别人时,是如何的“享受”在自己嘲笑别人的行为里。而有一点不能予以忽视的是,如果他的身分不是应守清净戒律的比丘,而那个被他恶意嘲笑的对象也不是一个有德性的老比丘的话,那么,报应应当不至如此严重。

  从以上的分析知道,这位年轻的比丘,因为平素即有轻视嘲笑别人的习惯,而被他嘲笑的对象竟是个有德性的老比丘,且他的嘲笑是恶意的,因此,虽然在某个时空场合,不经意的造作了这么一个看似无伤大雅的“业”,但当“因缘会遇时”,果报成熟了,他的嘲笑,终于“回向”他自己,让他也尝到了身受嘲笑的滋味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