楞伽经讲什么
楞伽经讲什么
南怀瑾 黄念祖 李炳南 刘素云 钟茂森
主页/ 刘元春/ 文章正文

浅析佛教“空门”的真实义

导读:浅析佛教“空门”的真实义刘元春  一般人常讲,皈依佛教是“度人空门”,从此便是“五大皆空”了。但这其中不乏调侃甚至误解,认为是空无所有了,实际有否定一切,消极逃避现实的意思。本文试依三论宗根本经典之一的《十二门论》(另有《中论》、《百论》),对“空门”的真实含义作一分析,以资大家正确理解。  《十二门论》是印度大乘佛学家龙树(公元三、四世纪)所造。其宗旨大义是解释大乘真俗二谛的道理,重点在于以十二...

  浅析佛教“空门”的真实义

  刘元春

  一般人常讲,皈依佛教是“度人空门”,从此便是“五大皆空”了。但这其中不乏调侃甚至误解,认为是空无所有了,实际有否定一切,消极逃避现实的意思。本文试依三论宗根本经典之一的《十二门论》(另有《中论》、《百论》),对“空门”的真实含义作一分析,以资大家正确理解。

  《十二门论》是印度大乘佛学家龙树(公元三、四世纪)所造。其宗旨大义是解释大乘真俗二谛的道理,重点在于以十二种教章破斥十二类妄执,引导人们悟人诸法性空的真谛之理。因这十二章教是悟证的途径,故称之为“门”。十二门归纳起来,就是空、无相、无作之解脱门,其目的是让人倡人我空,有为法空、无为法空三空,实际就是一切法空的真理。为此,本论从不同角度分析一切法皆空,内容丰富渊深。其中,论“空门”是其核心。

  本论首先从因缘人手,谈一切法皆从因缘生,而因缘所生法皆无自性,无自性即是空。其偈语是:“众缘所生法,是即无自性;若无自性在,云何有是法,”如人的身体都是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识五阴与地、水、火、风四大和合而成的,若五阴四大分散则无“我”的存在,因“我”无自性,故本性是空。这是佛教缘起论为基础的理论实质,空,无我等均建立在缘起之上。

\

  因缘分外因缘与内因缘二种。外因缘指宇宙间一切无情世界的森罗万象,内因缘指组成有情世间的生命主体。再细分起来,所谓内外因缘都是无穷尽的。任何事物都不可能自生自灭,或机械地由一个事物直接生出另一个事物,或是毫无关系地就生存在一个时空来,都是由无数内外因缘组成的巨大的有机联系的整体,相和相依相生。一个事物的存在与否,离开因缘和合都是不可能的。因缘之中,相对于某种生命主体或有机体来讲,他们或许有不同的作用,但本质上是绝对平等的。比如,讲缘有因缘,次第缘、所缘缘、增上缘,他们次第相依,共同成就事物的主体。这种事实,便是佛教讲“空”的理性思维脉络。空,是万事万物的体、性,是哲学上本体论论题。

  但是,由于人们习惯上的认识,讲空便意味否定一切。讲空本为破有执,但反而执空,其危害更大。因此,在《十二门论》中用真俗二谛来教化众生。真谛是从体性上讲,俗谛从相用上讲,也就是实质内容不变,但观察分析的角度不同。对众生来讲,世间万象历历在目,由于根机浅薄,缺乏相应的智慧证悟,你直接讲空无,他便容易悲观失望,无所事事,反而阻塞了佛教利世之法。所以,以俗谛来肯定事物相对真实,引导他们逐步在实践中悟人真理。但若永远让众生沉迷在“真实”之中,便容易生出种种执着;而且,这种注重外相的执着,必定有诸多的矛盾和痛苦,结果仍是悲观失望,不得超拨。于是,佛教最终还是以真谛教化,权巧利导,使众生明白事理。这样,众生仅勿需逃避现实生活。在实践中,在明悟真理之后,使生命升华到高级的最幸福快乐的境地。将真俗二谛融通起来,既不违事又不违理,最终达到事理无碍,事事无碍,这便是三论宗树立的中道思想,也是《十二门论》讲“空”的真实意图。

  因此,我们不妨这样讲,佛教所谓“空门”其成就的理论基础是缘起论,用因缘生法否定事物的自性存在,从而强调宇宙万物要建立一种“相亲相爱”的合睦关系;作为人类,不能自尊自大而排斥甚至侵害其它生命主体(不单指人类,包括自然界的一切生物),因为大家本是相依相存的有机体,缺一不可。从这个意义上讲,就是“度入空门”,理解了“五大皆空”。佛教空门的真实意义,对我们树立一种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和追求高尚的人生价值,具有很好的启迪。